艺术
西藏布达拉宫完成2000余函古籍文献普查

自2019年初,中国将在10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,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
自2018年12月开展古籍文献(贝叶经)保护工作以来,布达拉宫已完成2000余函近3万册10万余叶文献的普查登记工作。
据中新社拉萨5月2日报道,自2019年初,中国将在10年内累计投入3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,开展迄今为止布达拉宫最大规模的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专项工作。
据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觉旦介绍,经前三次中国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,布达拉宫约有6万余函10万册件古籍,含汉、藏、满、蒙、梵等多文种,涉及唐卡绘画、藏医药、佛经、人物传记等内容。
自2018年12月,布达拉宫初步形成专家团队,启动古籍文献(贝叶经)目录整理、分类、对勘等研究工作。布达拉宫古籍文献(贝叶经)保护利用项目自启动以来,中央财政部拨付前期准备经费1000万元,中国国家文物局先后在去年和今年分别拨付资金3933万元、批复资金1912万元。
觉旦说,布达拉宫共有贝叶经及古籍文献库房20余处,其中珍贵文献库房4个。截至目前,共计完成2029函29929册10万多叶的文献的登记工作,包括第一库房古籍文献德格版《大藏经》。在完成普查的古籍中,布达拉宫又对16函2182叶贝叶经和古籍文献进行多光谱、高光谱等图像信息采集,并开展了古籍文献病害信息数据采集及分析研究,初步完成病害扫描的实验性研究,为下一步数字化扫描及OCR识别程序化打下基础。